山魂。紅旗渠

來源:
藝網(wǎng)資訊
發(fā)布時間:
2022-09-09 09:13:53
分享至:

摘要:山魂。紅旗渠

山魂。紅旗渠
文/硯楷
絕崖峭壁映清波
風(fēng)卷暮云嘯松歌
未知青山今作客
猶聞短釬造天河
 
        太行東麓,晉冀豫三地交界處,紅旗渠潺潺而歌,崖壁間磅礴蜿蜒,穿巖洞、跨崇塹、開天河,鑄山魂,若巨根水藤臥云蒼山之腰,串散珠串成風(fēng)景。青年洞、分水嶺、魯班豁、天平山、洪谷山,水藤游弋,穿云跨嶺,蒼茫成水的長城。
 
        柔軟的水,人工的天河,懸掛在巍峨雄險的懸崖絕壁之上,純凈了山的偉岸與粗獷,將北方的直爽與南方的嬌美適宜地組合成動與靜的風(fēng)景。幾許渾沌幾許幽淡,一路奔突落差再大也不氣餒將高山滴水聽成琴音,看歸鳥低低掠過水面,輕輕叫了一聲斑駁夜光中向自己的細(xì)節(jié)流去。
 
        …林州,二十世紀(jì)六十年代,太行驚夢,沉睡千年的大岳偉岸,被錘釬叮醒,推車挑擔(dān),攀巖懸壁,唯有華夏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一條柔軟的水腰帶,行水千里,濕了幾個世紀(jì)的渴盼。
        從此,山潤、地肥、人靈;
       從此,太行蔥綠,布谷崔春;
       從此,山拋卻世紀(jì)的抑郁,錚漢柔情。
       幾十載風(fēng)霜雨雪,在晝夜更替中延續(xù)著使命 。承寒蝕;納云影,生命之水沁千畝糧土,濡萬物恩魂。
 
         扶危欄,沿渠入山,去感受大岳蒼蒼的呼吸,去聆聽大野莽莽的宏音,去探尋歷史天風(fēng)海雨的滄桑,去承教民族驚雷奔電的命運(yùn)。
         沿途壁削萬仞,崢崢而立,山石的體面因歲月風(fēng)雨侵蝕而產(chǎn)生的裂痕和縫隙,傳達(dá)著歷史的沉重,民族的滄桑。
         迎面一巨石,平實(shí)、沉郁、雄渾,【劈開太行山】主席手書,荒荒油云,寥寥長風(fēng),氣勢博大,在霞光的飛云疾風(fēng)中無言的隱喻。
        鷹嘴崖,呼嘯間鼓起一陣颶風(fēng),撞入眼簾,橫石懸空欲墜,斷巖突兀崢嶸,仰首欲傾,對談長空。山腰有鷹盤旋,手持除險桿撥開云霧,腳蹬絕壁蕩出飛翔的姿勢,腰系長繩懸掛生命于百丈險峰,閃展騰挪,長空走步。以巖石做紙,用血汗?jié)娔檬甑墓怅?,筆走龍蛇,鸞翔鳳翥,生生畫出了一幅現(xiàn)實(shí)版的愚公移山圖,畫出大岳的山魂,畫出民族的精髓;畫出一個世界第八大奇跡。
 
        累了覓一亭小憩,亭旁一石矗立,書"太行行水‘’不知出自哪位書家手筆。涼亭里山風(fēng)習(xí)習(xí),明彪兄一邊啃著烤玉米一邊感嘆;‘’紅旗渠真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工程,難以想象,林州人只靠鋼釬鐵錘竹筐獨(dú)輪車是怎樣鍛造出氣壯山河的人工天河的"。我扔給他一瓶礦泉水說"這絕對是一幅震古爍今的山水畫,就是這些樸實(shí)而平凡的林州人民,在千里太行的萬仞峭壁之上,用鮮血和生命畫出了一幅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巨幅畫卷‘’!中朝老弟操控著無人機(jī)回應(yīng)道‘’不止,更關(guān)鍵的是給后人留下了一筆不朽的精神財富‘’。
        是呀,削平1250座山頭,架設(shè)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dá)2225萬立方米,歷時十年,壯哉紅旗渠,美哉大太行。
        在太行行水石碑旁支起畫架,鋪紙研磨,開始此行第一幅寫生。腳下臺壁交錯,遠(yuǎn)處群峰崢嶸,紅旗渠有如巨大的彎彎曲曲的水長城攀巖穿壁,“青年洞”斷壁而鑿,從大山之中穿通而過,李先念手書‘山魂’摩崖而刻,撞擊著我們的心靈。這是來自大山深處的吶喊,是審美理想與大山精神的融合,是太行人不阿的性格映襯著不屈的人性。
        攬風(fēng)入懷,賞水對山的撫摸,聽風(fēng)對云的訴說,渠水綿延群山穿梭,高山流水如泣如歌,滌蕩出一身輕松和一塵不染的靈魂。
        極目遠(yuǎn)眺,太行美景“雄、險、奇,秀”凝集于此,巖石崢嶸,山體巍峨,長空大野、巨壑幽深,像極了我燕趙的慷慨悲歌之士,手執(zhí)鐵板,唱大江東去”,這是‘天下屋脊"雄闊的山魂,是豪放不羈,激越昂揚(yáng)的《大風(fēng)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