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望族,易州敬氏——《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銘并序》散考

來源:
藝網(wǎng)資訊
發(fā)布時間:
2022-09-19 18:59:38
分享至:

摘要:北方望族,易州敬氏——《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銘并序》散考

北方望族,易州敬氏
——《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銘并序》散考
作者:趙玉峰
       《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銘并序》收錄于《畿輔通志》卷一百五十(金石十三)、《集古求真》卷六、《藝風(fēng)堂金石文字目》卷十六(十三)、《續(xù)補寰宇訪碑錄》卷二十三(五)、《金石匯目分編》卷三補遺(易州)、《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卷四。其中《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載曰“此碑刻于延祐七年(1320)三月,石在河北省易縣,碑額、碑座已佚,只留有碑身, 高 2.16 米,寬 1 米,碑身左右下角略有殘缺, 整體保存狀況較好。碑文共約 955 字,字跡大多可識,侵損三十余字,不可見者十余字。由前翰林學(xué)士通議大夫盧摯撰文、趙孟頫書丹、郭貫篆額、江右胡從龍摹”。孟桂良在《易縣碑目》中提及此碑“民國初年西莊村徐姓,偶于掘土?xí)r發(fā)現(xiàn)《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銘并序》(后文簡稱《敬元長墓碣》),今仍藏徐氏家。”筆者于2018年前去西莊村訪求諸耆老,知徐氏墳塋連同此墓碣皆毀于十年動亂,碑石實物已佚,而只存拓片?,F(xiàn)世面所見拓片分為兩種,一種是清末民初時期當(dāng)?shù)厝怂?,傳世不過兩三,另一種則是根據(jù)原拓翻刻而成,翻刻之石現(xiàn)存于山東,因原拓體量較大,不易覓石,遂刻于一道教石碑之陰。
         墓碑是墓葬文物的常見類型而《敬元長墓碣》自稱為碣,那么碑與碣有何區(qū)別呢?碣,原本作“楬”,后人用石代木,才通用“碣”字?!逗鬂h書·竇憲傳》李賢注云:“方者謂之碑,圓者謂之碣”,《隸釋》則說“碣上窄下寬,頂方平”,實際上形狀在方圓之間,上小下大的石刻也稱作碣。古人也根據(jù)墓主生前官階決定用碑或碣,《唐六典》記載“五品以上立碑,螭首龜趺,趺上高不過九尺,七品以上立碣,圭首方趺,趺上高不過四尺,若隱論道素,孝儀著聞,雖不仕亦立碣”。墓主敬元長生前任儒學(xué)教授后官至太常寺博士(從七品),但進(jìn)士及第,淡泊名利,且儒學(xué)造詣頗深,所以立碣符合前人規(guī)定。由于墓碣實物已佚,所以碣首具體是何形狀,我們已無從考據(jù)。
       《敬元長墓碣》由盧摯撰文、趙孟頫書丹、郭貫篆額,三人皆擅書法,《書史會要》有記。盧摯,字處道,號疏齋,涿郡人,是元初著名文學(xué)家和散曲名家。一生著作頗豐,所著文章多輯在《全元文》和《盧疏齋集輯存》,但本篇銘文卻未被收入上述二書,可補史闕?!稌窌酚涊d“(盧摯)博學(xué),善屬文,于詩尤長,古隸清勁有法”。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稌窌贩Q其“尤善書,為國朝第一”。郭貫,字安道,《書史會要》評價其“尚氣節(jié),君子人也,工篆書”。
        墓碣文末提及“江右胡志龍摹”為我們揭示了元代時期常用的的碑刻方法。古代碑志在元代以前大多是在石上書丹,馬子云在《碑帖鑒定淺說》中記載,古人刻碑需書丹于石,后改為雙勾上石即將墨跡上的字先用透明紙以墨摹勒,然后再以硃色依字勾勒其背,再拓印上石,摹勒即勾勒,今人有以勒為刻者,失其本意,所以,摹勒和鐫刻為兩件事。趙孟頫作為元代書壇領(lǐng)軍人物對是這種書碑方式的有力傳播者,這種鐫刻方式的特點是字跡清晰準(zhǔn)確,弱化了刀刻痕跡,忠實再現(xiàn)原作的氣韻,便于后代學(xué)習(xí)者達(dá)到透過刀鋒看筆鋒的效果?!侗眻D拓本匯編》所載趙碑拓本中,未署鐫刻人的碑極為少數(shù),《敬元長墓碣》就是其中之一,決定鐫刻人的主要因素主要受地域影響,鑒于《敬元長墓碣》出土于京冀地區(qū),所以由金王府石匠刊刻的可能性最大。
        銘文記載了敬氏六代人在易州為官生活的大體情況,筆者就銘文記載并結(jié)合史料對敬氏家族官仕、婚姻、交游情況作一個簡要梳理。
       《金史·敬嗣暉傳》稱敬嗣暉“易州人” ,元好問《上耶律中書書》提及“易州敬鉉”,《敬元長墓碣》稱敬元長“世家易州”,而《元史·敬儼傳》云“其先河?xùn)|人,后徙易水”??芍词霞易逶幒?xùn)|,在敬嗣暉時已居易州。敬嗣暉,字唐臣,天眷二年(1138)進(jìn)士,金史有傳。始任懷安縣丞,曾任義州弘政令,尚書省令史,左宣徽使(章朝會、燕享,凡殿庭禮儀及兼知御膳),參知政事。
        敬嗣暉之子敬子淵和侄子敬璘是敬氏的第二代。銘文記載子淵“舉進(jìn)士第,令樊山,令樂陵,民頌其德愛”。“參知政事敬嗣暉任其從子璘侍儀司擎執(zhí)侍儀”敬璘由于敬嗣暉的原因在宣徽院所屬侍儀司任職。
       敬鑒和敬鉉是敬氏第三代。銘文中記載敬鉉是墓主敬元長的季父,可知敬鑒是敬鉉兄長。據(jù)《元史·敬儼傳》載“敬氏自嗣暉,曾祖子淵,祖鑒皆以進(jìn)士起家”可知敬鑒也為進(jìn)士出身。銘文云“父鑒用蔭仕,嘗同名□許古、王若虛·······積階定遠(yuǎn)將軍”可知敬鑒在當(dāng)時已是名士與王若虛齊名。王若虛,被后世稱為金朝最為著名的文學(xué)家、儒學(xué)家。承安二年(1197)經(jīng)義進(jìn)士,先后為州錄事、縣令、國史官、翰林文字著作郎,曾參與修《宣宗實錄》,奉命出使西夏,金亡不仕,北歸故里。而與王若虛不同的是敬鑒在金朝官拜定遠(yuǎn)大將軍,金被滅之后入元繼續(xù)為官,任定遠(yuǎn)將軍。敬鉉,字鼎臣,于興定五年(1221)與名士元好問同登進(jìn)士第。曾任郟城主簿,白水令,中都提舉學(xué)校官。銘文載敬鉉“經(jīng)學(xué)尤粹于《春秋》”,著有《春秋備忘》《明三傳例》《續(xù)屏山杜氏春秋遺說》等。其主要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春秋備忘》,該書由敬儼請張子長校讎,吳澄作序刊刻上石。文學(xué)家吳澄曾言“比客京華,北方學(xué)者言春秋專門,亟稱敬先生鼎臣”。
         墓主敬元長與敬元玙為易州敬氏第四代。元玙早世。敬元長,字伯仁,敬鑒長子。出生于大宗八年(1236),卒于大德九年(1305),年七十。敬元長自幼受其叔父敬鉉影響,致力于儒學(xué),與魏初交好,初有詩《送敬伯仁》為證。至元十九年(1282)由王磐舉薦任將仕佐郎,河間路儒學(xué)教授,后任太常寺協(xié)律郎、從仕郎(從七品)、太常博士。任職期間“掌大禮樂,祭享宗廟社稷,封贈謚號。掌和律呂,以合陰陽之聲”。銘文中對敬元長的記述中寫道“以卒之年十月癸未葬州之易縣碧□鄉(xiāng)北石村,從先塋也。君娶范氏保定儒家□鈞之子”。根據(jù)史料和前后文對應(yīng)可知文中殘泐不辯的二字為“玉”、“范”。    
       敬元長育有三子二女,長子敬侃任徵事郎、光祿大夫。三子名不詳,承事郎辟中書右丞相修國史掾。尤以二子敬儼最顯。敬儼,字威卿,從許謙學(xué),與吳澄、楊剛中、盧摯皆有往來。由御史中丞郭良弼舉薦為殿中知班。后任太傅、太師兩府掾吏,吏部主事,集賢司直(從五品),通奉大夫,中書參知政事,太中大夫江南諸道行御史臺侍御史。敬儼為官正直,政績突出,去世后追贈翰林學(xué)士承旨、光祿大夫、柱國、魯國公,謚號文忠。敬儼有二子,敬自強和敬謙謙。據(jù)《元史·敬儼傳》載“自強官至朝議大夫,吏部員外郎”。
        敬氏家族聯(lián)姻對象亦多是北方名門。敬鉉的夫人是莒州張行信之女,莒州張氏為北方望族,祖父張暐進(jìn)士、任吏部尚書,父張行信進(jìn)士第,歷任吏、戶、禮三部尚書。敬元長的夫人范氏,是保定儒家范鈞之女,范氏育有二女,長女嫁與周之瀚,周時任大司農(nóng)司照磨官,周氏是“燕名族”。次女嫁許崇禮,許時任武備院壽武庫提點。敬儼長女嫁與李桓,桓由鄉(xiāng)貢進(jìn)士累遷江浙儒學(xué)副提舉,以文鳴江東。李桓舅父是建康名士楊剛中。楊剛中,字至行,仕至翰林待制,著有《霜月集》于世。延祐二年(1315)設(shè)科舉,由敬儼推薦為考試官,曾為敬氏家族撰寫《世次行治之狀》。
        綜上所述,易州敬氏儒家底蘊豐厚,敬氏六代中四人(敬嗣暉、敬子淵、敬鑒、敬鉉)以進(jìn)士入官,二人(敬元長、敬儼)以吏入官,多在禮部和太常寺任職,對金元時期的禮制傳承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其婚姻對象多為名門之家,而所交游者皆為飽學(xué)之士。就此可以看出易州敬氏作為北方儒士家族在金元時期據(jù)有重要的政治和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