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世界的三彩羅漢和睒子洞之謎

來源:
藝網(wǎng)資訊
發(fā)布時間:
2022-09-06 06:48:05
分享至:

摘要:震驚世界的三彩羅漢和睒子洞之謎

       藝網(wǎng)資訊(作者:于軍)收藏于國外各大博物館的十尊遼代三彩大羅漢享譽世界,利用網(wǎng)絡的便捷,我們集中起來看:這十尊羅漢除大英博物館藏與美國納爾遜艾金斯藝術(shù)館藏形體造型略同外(但所結(jié)手印、袈裟不同),其余各尊在造型和表情上各具特色,這正是這些羅漢像的迷人之處:

640

大英博物館藏

640 (1)

美國納爾遜艾金斯藝術(shù)館藏

640 (2)

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考古學及人類學博物館藏

640 (3)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館藏1

640 (4)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館藏2

640 (1)

640 (5)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頭部后配)

640 (6)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640 (2)

640 (7)

日本松方幸次郞舊藏

       對這些佛像的相關(guān)研究國外很早就開始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nèi)的科學研究和調(diào)查開始展開。2003年2月的《文物春秋》(總第70期)專門開辟有“河北易縣三彩羅漢研究”專題,集結(jié)了四篇重要文章:首先為張洪印先生的《易縣龍門寺、睒子洞調(diào)查記》文章對三彩羅漢的出處,易縣婁亭村附近峨嵋寺溝、大峪溝、小峪溝和睒子洞做了詳細而準確的調(diào)查,確定了睒子洞位置和洞內(nèi)情況,并公布了《白玉山龍門寺碑記》《造像圓滿之記》兩通碑的碑文。其次是金申先生的《談河北易縣八佛洼遼代三彩陶羅漢》文章對原藏于易縣八佛洼山洞中的三彩羅漢流失情況做了細致統(tǒng)計,并對羅漢的起源、斷代、藝術(shù)特色、藝術(shù)成就和燒造地都有精當?shù)姆治?。再次為日本原田淑人先?944年發(fā)表的《關(guān)于原屬直隸省易縣的陶羅漢》(金申譯)文章先統(tǒng)計了確定的八尊館藏品,后又對羅漢像的個數(shù)做了推斷,并且對于歐美博物館普遍認定為唐代佛像的觀點提出疑議,從造像個數(shù)、佛像表情塑造、彩釉色澤、造像附著物等多方面認定為宋代所造,在對羅漢像斷代中有所闡發(fā)。第四篇為瑞士的史密斯伊司•瑞查德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收藏的一尊易州羅漢造像》(張金穎譯)文章對藏于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博物館的一件易州羅漢塑像做了細致而生動的講解描繪,并對1913年左右德國人珀津斯基如何來到易縣尋找這些羅漢、以及羅漢流失經(jīng)過做了敘述,由此展開對于流失各地的羅漢像進行分析描述,同時還對這些羅漢的燒造過程和修復情況進行了科學合理的推測,并認為這些羅漢像屬于遼代作品。

      以上為三彩羅漢的收藏和目前國內(nèi)研究情況。

      睒子洞位于河北省易縣西北的婁亭鄉(xiāng)百花山中,大約在晚清民國間,洞中秘藏的“三彩羅漢像”輾轉(zhuǎn)流出,此洞漸為人所知。2021年冬,在吳雁群先生的帶領下,我們重新探察了此洞。

640 (8)

睒子洞口

      睒子洞懸于百花山山腰的巖壁上,山路難行,近兩個小時到達洞口,洞前滿是崩落的巨石,東側(cè)更高處,有一裂隙,滿是碎石(未去探察)。西側(cè)山體上也有一裂隙,裂隙底部為一灣泉水,據(jù)當?shù)厝酥v,此泉遇旱不涸遇澇不溢,冬夏如是。洞口西向偏南,有一小木梯供人上下。洞頂呈圓弧狀,略經(jīng)人工修整,洞口用碎石壘有“凹”字形的矮墻,中間缺口可為人進出,洞內(nèi)前低后高,由前洞向后是人工雕鑿的石階,整個洞體略呈“丫”字形,前洞向后分出左右兩小洞,均不甚深,是為后洞,后洞地上人工壘砌小井一眼,深約1.5米,已無水。前洞正中臺地上搭有簡易布帳,內(nèi)供道教畫像,布帳和畫像均為現(xiàn)代人放置。洞壁上有前人題記三行,文字由右至左為“咸道師供養(yǎng)/石崇諫供養(yǎng)/皇甫囗供養(yǎng)”,其下方又有題記“易州囗”三字,洞內(nèi)滿是碎石。

640 (10)

                  睒子洞內(nèi)穹頂                         

640 (11)

《明代造像圓滿之記》碑

       睒子洞東側(cè)山壁內(nèi)凹處立有一碑,為明代所刻《造像圓滿之記》內(nèi)容為明代宋均曾在此建筑并施造圓覺像的述。

       睒子洞口外又有一塊仆倒的石碑,碑首西北向,青綠石質(zhì),風化較嚴重,石碑平頂,棱角分明,碑底部略殘,向上的一面為碑陽,碑額刻 “重修碑記”四字,其下為碑文,因石質(zhì)較粗糙,個別文字殘失,其余大部分可以辨認,碑文豎排,有文字者共計十四行,滿行39字,碑首記:直隸保定府易州西北三十五里百花山睒子洞重修碑記。碑文內(nèi)容主要記述了百花山的山形地貎,當時住持道人賈守齋和檀越劉從美等信眾把睒子洞兩洞(含東側(cè)裂隙洞)中的建筑和所存佛、圣、神仙像修葺一新,并刊石記事的過程。此碑立于清康熙六年丁未。由是可知當時洞中確石藏有大量塑像。

640 (12)

重修碑記側(cè)面所刻《佛說睒子經(jīng)》

       此碑兩側(cè)面也有文字,漫漶頗多,因時間關(guān)系,只辨認了其中一側(cè),錄文如下:

       ……舉聲……前囗囗……為皮肉,我今無牙無角無尾囗皮肉/……是囗人有鹿……是王國中人與囗父母俱來學道,十餘年未甞感/……王所射殺也,當爾之時,山中暴風平起,吹囗囗木,百鳥囗鳴,師子、虎狼熊羆走獸皆大囗呼動一山/……竭,眾花悉死,雷震動地,父母驚起,自相謂言,睒行取水,遙然不還,將蛇囗囗蟲所害,囗囗音聲……/樹木摧折,必有災囗,時囗恐懼大自悔,囗所作無囗,我心射鹿,箭悟相中,射殺道人,其罪甚重,坐貪皮肉……/……國珍寶庫藏之物、宮殿伎女丘墎城邑,以救子囗囗乎,便前以手扶睒囗箭,箭囗囗號,飛鳥走獸……

       以上殘字為《佛說睒子經(jīng)》內(nèi)容,與現(xiàn)在流傳之經(jīng)文大同小異,這些文字前人著述未曾提及,這是考察的最大收獲和發(fā)現(xiàn)。此外,側(cè)面刻經(jīng)文字與碑陽的《重修碑記》在字體風格上存在很大不同,刻經(jīng)文字似早于《重修碑記》。其中“無”字,側(cè)面《佛說睒子經(jīng)》中出現(xiàn)多次,均作“無”的寫法,這是唐宋以來寫經(jīng)的常用字而《重修碑記》中則寫作“無”,說明非同一人書寫。除此之外,碑的形制也較特別,一般常見碑多碑面寬碑身薄,而此碑頂部平齊、碑面窄而碑體厚重,像豎起的四棱柱,或者說是石幛,蒙河北師范大學趙生泉教授告知,“四棱柱狀”石幢(碑)制式當為元代興起,但此碑究竟何時所立,目前尚不好判斷。

640 (13)

       由洞中遠眺,夕陽的金光穿過洞口斜射進來,洞內(nèi)豁然開朗,不遠處山崖上的巨石自然形成一尊雙手合什狀的巨佛,影像極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