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東、西大街大事記(1900——1910年)

來源:
藝網(wǎng)資訊
發(fā)布時間:
2022-09-05 12:13:57
分享至:

摘要:保定東、西大街大事記(1900——1910年)

       藝網(wǎng)資訊(吳蔚 楊蕾)保定西大街是與東大街連成一條直貫古城東西的唯一通衢要道,兩街以城中心的稅務角為界,以西段稱西大街,街長850米,是保定歷史上孕育古城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生活的最繁華的街道。
 
      古城保定東、西大街曾是保定古城的核心,保定古城歷史文化發(fā)展的活化石。軍政衙署是該街的主體,含概了軍政重要歷史事件和名人遺跡,由軍政衙署帶動了經(jīng)濟、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繁榮了市容。沒有一座城市千余年來集省、道、路、府至縣級衙署集于一條街者。東、西大街集軍政衙署、商賈金融、文化教育、新聞圖書出版及發(fā)行,革命遺址、宗教、名人故居和祠宇,匯于一街,門類齊全,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成為永久的精神財富。
 
       本文首次繼續(xù)原創(chuàng)發(fā)布《保定東、西大街大事記(1900——1910年)》,敬請方家指正。
 
 
 晚清明信片《保定府東門內(nèi)大街之景》
 
       1900年
 
       10月四國軍隊分據(jù)保定城,英居西北隅,把守北門;法居西南隅,把守西門;德居東北隅,把守東門;意居東南隅,把守南門。侵略聯(lián)軍在城關、農(nóng)村奸淫燒殺、肆意搶掠,大肆搜捕、屠殺“拳民”,以城關各空曠處為刑場,被誣陷者甚眾,四棵槐河坑內(nèi),被殺害者的鮮血染紅碧波。西郊郎莊被屠男、女二百余人,全村被燒,僅剩土坯房三間。還以焚毀“拳場”“團鋪”之名,對四城門樓、城隍廟、蓮池書院、貢院、東岳廟及其廟群、布政使署(西大街中共保定市委機關故址)、按察使署(今八一影院址)一部分、南大寺(今二中校址)、北大寺、七圣庵、興善寺、文昌宮、將軍廟、東郊關帝廟、西郊龍?zhí)稄R、西關永寧寺等建筑肆意破壞,文化古跡慘遭踐踏。同時,強占布政使署庫,掠奪存銀數(shù)萬兩。
 
      1901年
 
      1901年3月1日,駐保德國侵略軍某軍官(或士兵)由保定郵政局發(fā)出一張德國軍郵明信片,貼有兩枚清代蟠龍郵票,蓋有中英文保定郵局郵戳,背面有書寫的德國文字和郵寄者(或他人)手繪圖畫。德文書寫的是“親愛的瓦爾特,請將明信片傳給有關的熟人,衷心地問候。”手繪圖畫內(nèi)容或許是其親力親為,亦或是其所見所聞的真實事件:一個中國人,雙手在兩膝后被交叉捆在一起,兩膝和兩臂中間插著一根棍子,四肢別得死死地,還把頭上的長辮子栓在了一個巨大的石鎖上。畫面上還畫一外國軍人,穿軍服,蹬馬靴,挎腰刀,叉著馬步,揮動著竹枝狠命地抽打中國人。明信片右下角德文寫的是:竹枝抽打。
 
      1901年6月,周馥接任直隸布政使。對于當時的直隸政局及衙署之破敗荒涼,周馥撰寫一聯(lián),半是無奈半自嘲云:“山有盜,野有匪,城有洋兵,何時是化日光天氣象;庫無銀,檔無冊,房無書吏,全憑我空拳赤手指揮”。
 
      1901年12月25日,為鼓吹“新政”,袁世凱在天津創(chuàng)辦直隸地方當局的政府官報《北洋官報》,并在北京、保定設立分局,成為最早在保定設局的官辦報紙。《北洋官報》為隔日刊,每期8至10余頁。主要欄目有:“宮文鈔”“奏章錄要”“析法摘要”“文牘錄要”“畿輔近事”“各國新聞”“各省新聞”等。每期常有誥誡式序文一篇,有風景圖畫一兩頁,開官報之先河。
 
       1901年,在保定城內(nèi)經(jīng)常演出的戲班有恒慶奎領銜的保陽班,高老春、王老彥領銜的常勝班,一千紅領銜的榮慶班,以及慶長社和京劇票友會——長春社等?!讹L月畫報》載:著名的長春社成立于光緒庚子年(1900)之后,以昆弋為主,皮黃為輔。該社服裝道具及各項制度比較完整,票社最盛時,凡獻藝保定者,名伶如汪笑儂(生)、吳鶴云(凈)、金樂亭(衫)、陳文啟(老旦)等皆隸票社中,社內(nèi)備食宿常年不輟。
 
      1901年,保定浙紹會館戲樓重建告竣。戲樓位于會館南部,初建于同治年間。戲樓的戲臺坐南朝北,池座東西兩側和北側之上建有樓廊,設有座位,為保定同時代設備設施較好的戲樓之一。后來,會館入不敷出,遂以戲樓營利補之,曾用名三慶戲園、光晨戲院。新中國成立后改為大眾劇院,先后由保定市評劇團、市河北梆子劇團使用。
 
      1902年
 
      1902年1月3日,因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而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一行返京途中,從正定乘火車抵達保定。直隸總督袁世凱組建的中國第一支軍樂隊在火車站迎駕。由于行宮、蓮池工程未竣,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駐蹕直隸總督署。為安撫官員,在保期間清廷追封在1900年10月被四國聯(lián)軍殘殺的護理直隸總督廷雍為“直隸都城隍”,為此,將保定府城隍廟升格至管轄全省的“都城隍廟”。
 
      1902年1月7日,慈禧、光緒返京。袁世凱在保定火車站兩旁搭建彩棚30座,舉行隆重的送行儀式。鐵路局特備專列,車廂22節(jié),其中有上等花車4節(jié)。早上7點,火車開行時,軍士在站臺持槍侍立,軍樂隊奏樂。
 
      1902年6月21日,袁世凱奏設“北洋軍政司”于保定,負責訓練新軍。袁世凱自兼督辦。軍政司設兵備處、參謀處、教練處。兵備處總辦劉永慶,參謀處總辦段祺瑞,教練處總辦馮國璋。6月30日北洋行營將弁學堂開學。學堂隸屬北洋軍政司,督辦馮國璋,總辦雷振春,地址在保定西關小集街。首期學生120名,其中將領20名,哨官長40名,弁目60名,均來自直隸編練軍中。學堂設軍制、戰(zhàn)法、擊法、演練、實練、試擊6門課程,學制8個月。該學堂為袁世凱在保定開辦最早的軍事學堂。將弁學堂共辦4期,結業(yè)學生545人。1904年9月并入北洋速成武備學堂。
 
      1902年7月,北洋陸軍練官營在保定總督署西側成立。該營隸屬北洋軍政司教練處,總辦馮國璋,幫辦張士鈺,設有步兵、騎兵、炮兵、工兵4科,主要任務是對北洋軍的帶兵軍官進行培訓。培訓每期6個月,額定學員150人。練官營1903年停辦,共辦2期。本月北洋陸軍參謀學堂在保定總督署西側練官營院內(nèi)開辦,隸屬北洋軍政司參謀處,總辦段祺瑞,學期8個月,每期額定學員160人。
 
      1902年8月11日,袁世凱奏仿照西法創(chuàng)設保定警務局,添設警務學堂。
 
      1902年8月,北洋陸軍測繪學堂在保定總督署西側練官營院內(nèi)開辦,隸屬北洋軍政司參謀處,總辦段祺瑞,學期8個月,每期額定學員120人。清廷對測繪學科很重視,撥測繪學堂開辦費5萬兩,儀器購置費10萬兩,年度經(jīng)費4萬兩。
 
      1902年9月26日,天津《大公報》刊載直隸官報局試辦章程。章程共3章22條。在其章程第一章“總則”中,稱《北洋官報》“專以宣德、通情、啟發(fā)民智為要義”。直隸官報局總局設于天津,分局設于保定。開辦之始,本省1個月、外省10日為限,捐送該報不收費。
 
      1902年11月6日,《大公報》載:保定府署西府馬號地勢寬闊,凡一切小本營生、雜耍戲法、口技等藝混雜其間,經(jīng)歷有年,所其中喧囂雜沓屢生事端,今因整頓街市,一并逐出。
 
      1902年,基督教長老會在西關新建禮拜堂,并建烈士田小學(后為中學、烈士田學道院)、協(xié)志女塾(后為范真女中、慕恩學道院和福音女子學院)。
 
      1902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創(chuàng)建直隸警務處。直隸警務處督辦由趙秉鈞擔任,顧問是日本人三浦喜傳,有會辦1人,參事官2人。下設行政、司法、保安、會計、編譯5個股,每股設股長1人,委員2至5人不等,另設總稽查8人,暗查1人,高等探訪若干。警務處《督導稽查事項》的第5條規(guī)定是“查禁違律新聞、報刊、書籍”。警務處對出版業(yè)務工作不進行管理,只是對出版物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違律經(jīng)營予以查封、取締,直至對經(jīng)營者法辦處置。
 
      1903年
 
      1903年3月16日,直隸省在保定西門外開辦速成東文學堂,即日開學。學堂有學生40名。
 
      1903年4月11日,慈禧太后視察駐保新軍和保定軍事學堂。袁世凱陪同。視察后,慈禧太后傳旨賞賜各將領、學堂教習及學生,以示恩慰。
 
       1903年,慈禧太后途經(jīng)保定,曾品嘗槐茂醬菜,并賜名“太平菜”,醬菜聲譽為之大噪。在槐茂號影響下,保定醬業(yè)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漸發(fā)展起來。
 
      1903年7月,袁世凱為北洋速成武備學堂選定位于保定城東關外5里的關帝廟作為堂址,又新征地500余畝,于本月正式開工興建堂舍。9月15日北洋速成武備學堂頭班招生考試在保定舉行。本期錄取名額300名,報考者2000余人。在經(jīng)過資格審查和體能考驗后,1000余人進入文理科考試。本期文科考試題目是《天時地利人和策》。
 
       1903年9月22日,設在保定唐家胡同西側的北洋電報官局即日開報。
 
       1903年10月,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又稱陸軍武備學堂或北洋武備學堂)第一期開學。學堂隸屬北洋軍政司,督辦段祺瑞,總辦鄭汝成。學堂常年開辦經(jīng)費白銀20萬兩?!侗毖蠊賵蟆穼υ搶W堂開學予以報道,評論稱其為“當今中國陸軍的第一學府”。速成武備學堂設步、馬、炮、工、輜重各科,同時設師范班、經(jīng)理班、軍械班、日文班、德文班、英文班、法文班。學生待遇:服裝、食宿、學習用品均免費,頭3個月每人每月津貼白銀2兩。3個月甄別考試后,則以成績列等次,每月按2兩4錢、2兩8錢、3兩2錢分別發(fā)給。
 
       1903年11月8日,直隸保定武備小學堂堂址在東關外竣工,即日學堂宴請藩臬兩司前往驗工官員。
 
       1904年
 
      1904年7月,保定工巡局發(fā)出嚴禁夜戲的通知。通知稱:“城內(nèi)各戲院演唱夜戲,觀者如堵,時非白晝,每有宵小混跡其間,……演唱夜戲,乃適足為滋事之媒,若不禁止夜演,殊不足以靖地”。通知要求各戲園,“自本年八月初一日以后,毋得演唱夜戲,為綏靖地方起見,其各稟遵無違”。
 
      1904年11月14日,優(yōu)貢知縣谷鐘秀,舉人劉寶慈,廩生韓德銘、王金綬等,為廣興通俗教育試辦茶話所一事,書請直隸省學務處立案批準。呈文中稱:東西各國之所以富強,無非因為教育普及。今直省興辦學堂不遺余力,講求國民教育實為普及之基,惟小學教育只限于童年,而高等教育又只限于學者,均未能化及成人未嘗學問者。向見茶館說書、梨園演劇,無論智愚,皆能感化,蓋其詞淺而易知,事顯而易見,故其影響于社會者甚大。因思通俗演說以淺顯之詞,闡文明之化,或用俚語,或加趣話,感人最易,入人最深,開智牖明,此為至便。職等糾集同志,暫假省城東大街路北四川會館官立小學堂開辦茶話所,于星期日下午廣為演說,無論士農(nóng)工商皆可入所聽講。隨文呈報的還有《茶話所開辦章程》。直隸學務處于11月21日批復核準開辦。批文要求將每期演講擇要錄送到處,以備采入教育雜志。
 
      1904年,保定基督教會用“庚子賠款”在西關開辦思羅醫(yī)院(收治男病人)和思侯醫(yī)院(收治女病人)。醫(yī)院起名是為了紀念1900年被義和團殺死的傳教士羅著志和修女侯德祚。兩所醫(yī)院引入了西醫(yī)先進技術,在直隸乃至華北都頗有名氣。
 
      1905年
 
      1905年2月19日,保定藩屬衙門科房失火,燒毀房屋5間,所存庚子之亂以來案卷全部付之一炬。
 
      1905年2月,兩江學堂(駐保定)主辦的《直隸白話報》創(chuàng)刊,辛亥革命的先驅吳樾任主編。該報為綜合性半月刊,每月兩期,全年定價兩千文。該報采取了較為隱蔽的方式進行反清宣傳:一是大量刊載歷史人物傳記,借古人宣傳“愛國愛種”;二是鼓吹資產(chǎn)階級國家學說,反對封建主義君主專制。由于該報發(fā)行量增加,曾一度在直隸省及他省市設分銷處達45處。1905年9月,吳樾暗殺出國考察憲政的五大臣失敗后,該刊??渤隹?4期。
 
      1905年初,保定北洋速成武備學堂新校址建成,不久學堂遷入新址教學。民國時期軍校宿舍區(qū)廊道學堂新校址位于保定東關外,系利用舊關帝廟原有土地近千畝,又新添購土地500多畝,以日本士官學校為藍本,天津武備學堂為參照而建。由校本部、分校、大操場、靶場四部分組成。校本部分東、中、西三路。位于中軸線上的軍校高大門樓,面闊三間,氣勢雄偉。主體建筑“尚武堂”,重檐飛脊,古樸端莊,氣勢恢弘。正門的抱柱楹聯(lián):“尚父陰符,武侯韜略,簡練揣摩傳一派;報國有志,束發(fā)從戎,莘莘學子法千秋”,為宏偉的建筑群增添了幾分儒風武韻。東、西路校舍設有各國新式武器陳列館、理化儀器館、能容400人的階梯式大講堂、教研圖書室、筑城模型室、沙盤兵棋室、測繪儀器室、爆破器材庫、架橋材料庫、武裝庫、服裝庫、炮房等設施。還有其他講堂及宿舍、廚房、飯廳、醫(yī)務所、養(yǎng)病室、浴室、理發(fā)室一應具備。校本部以西建有大操場,操場上有演武廳(檢閱臺)和縱1000余米、寬百余米的新式靶場。靶場分為靶檔和掩溝兩部分。靶擋長15丈,高1丈5尺,夯土筑成。掩溝中有活動靶、反光鏡、旗語等設備。大操場還有器械體操場、劈刺棚、馬廄、馬操園、野戰(zhàn)堡壘和建筑練習場等。整座學堂“共造大小房屋五百七十三間,統(tǒng)其合工料銀二十二萬三百四兩有奇”。1923年,保定軍校停辦,該址先后成為直、皖、奉、晉系軍閥的兵營,校舍迭遭破壞。1946年10月之后,因修筑碉堡工事,校舍被國民黨駐保部隊漸次拆毀。保定解放后,軍校舊址改為農(nóng)場,后又改為畜牧場。在各界人士的呼吁和支持下,保定市政府于1993年6月成立了保定軍校紀念館籌建處,1995年、2001年,在軍校遺址上陸續(xù)復建大門、尚武堂等主體工程。2006年5月,保定軍校舊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05年8月12日,《大公報》載:保定東關武備學堂某君,于本年7月借馬號馬王廟房屋創(chuàng)設閱報處,擬就章程13條,并在各街張貼廣告:“無論何許人等,均可前往該處觀閱。”后因該處狹小,近日又借天華牌樓關帝廟房屋數(shù)間,繼續(xù)開辦。此后,又有單位和個人在楊公祠、大慈閣、厚福盈相繼設立了閱報處。
 
       1905年末,袁世凱出任直隸總督后,大力倡導建立新式學校,保定成為聞名全國的“學生城”。
 
       1905年,保定洞陽宮后院的增福廟改建為“洞陽宮戲園”。戲園占地近半畝,整體建筑基本呈方形。舞臺坐東面西,呈方形。大廳南、北、西三面建復廊,樓上為包廂,樓梯設在舞臺兩側廊角。北側樓梯旁有門,可通廁所、化妝間及洞陽宮。戲園建筑堅固美觀,所用柁檁均為齊整粗大的上乘木料。民國年間戲曲名角梅蘭芳、荀慧生、余叔巖、馬連良、劉喜奎等都曾在此演出過,一致稱贊戲院“規(guī)模大,條件好”。為招徠看客,洞陽宮戲園推出“戲彩”,彩票另加二分,每場搖彩(即搖獎),把搖出彩號寫在彩帶上,演出一結束,彩帶從臺頂飛彩而下,頭彩得綠魚牌面粉一袋(價值2元),二彩得紅魚面粉一袋(價值1元),三彩價值很微,各彩當即兌現(xiàn)。因此洞陽宮戲園看客很多。洞陽宮戲園除日常戲班演出外,有時也進行大型集會演出,和一些民俗活動,如做壽、還愿等個人出資舉辦的專場。戲園在日偽時期由日本人田中開辦為“花樂大戲園”,1948年保定解放后,源豐煙廠從安平遷到保定,占用了隔壁的火神廟,把隔墻打通,并且將戲園拆除,改建成庫房和辦公室。
 
       1905年,美籍傳教士魏蘭柯在西大街的關帝廟東側原太仆寺舊址創(chuàng)辦保定青年會。
 
       1906年
 
       1906年3月,軍校教材《軍事初階》在保定出版,馮國璋為該書作序指出:“欲行遠者必自邇,欲登高山者必自卑,欲求武備之精微亦必基于淺近,武備之學層累曲折百出而不窮。”5月,由馮國璋審定的軍事教材《簿記圖說》(即會計方法)一書,在保定出版。
 
      1906年6月20日,袁世凱一心控制高等軍事學堂辦學權,經(jīng)幾番周折,終得清廷朱批:“尚與定章無礙,擬暫準令試辦”,陸軍軍官學堂遂在保定建立。督辦段祺瑞,監(jiān)督趙理泰,隸屬陸軍部軍諮處,堂址在保定西關原將弁學堂舊址。學堂設速成(學制一年半)、深造(學制三年)兩科。陸軍軍官學堂為當時中國最高軍事學府,時謂“雖不居大學堂之名,而已著大學堂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首都北京建設了“中華世紀壇”。世紀壇專設的青銅甬道,記錄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進程,其中赫然鐫刻著:公元1906年,丙午,清德宗光緒三十二年,保定陸軍軍官學堂開設。
 
       1906年8月,為消弱直至剝奪地方兵權,清廷于6月對軍事管理體制進行調(diào)整,改兵部為陸軍部,史稱“丙午改制”。受改制影響,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停止再召新生。學堂共辦3期,畢業(yè)學生1412名。學堂畢業(yè)生中后來成為將軍的有陸軍二級上將商震(1888—1978),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河北保定。曾在閻錫山部任團長、旅長、師長、軍長、前敵總指揮、山西省政府主席。1927年加入國民革命軍,任第3集團軍右路總指揮、第32軍軍長、第2軍團司令。抗戰(zhàn)爆發(fā)后,歷任42集團軍總司令,第六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等職,曾隨蔣介石赴埃及參加中美英3國首腦參加的開羅會議。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任聯(lián)合國軍事參謀處中國首席代表、蔣介石總統(tǒng)府參軍長、盟國管制委員會中國代表兼駐日本軍事代表團團長等職。后辭職留居日本。
 
       1906年8月,陸軍部軍學司在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原址籌備開辦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又稱“陸軍協(xié)和速成學堂”“陸軍通國速成學堂”。新學堂督辦段祺瑞,總辦鄭汝成,監(jiān)督曲同豐,提調(diào)張鴻緒。其招生范圍由原來的北洋政府控制的北方各省擴大到全國。
 
      1906年,邑紳吳昶、謝琪、朱廷楨、樊達匯(保定商務總會協(xié)理、樊榕之父)等在大慈閣設閱報處,宗旨是普及知識和時事,補學堂教育之不足。閱報處(社)在《教育雜志》苐三期公布簡章:本社專備報紙,任人觀覽,不涉他事,故以閱報命名。籌款捐者姓名,由本社登報,地基或捐或賃均可。本社所備報紙,專以輸入文明、開發(fā)智識為主。本社閱報時限,每日早八點鐘起,至晚五點鐘。無論何人,均聽入內(nèi)。并備茶水,派人常年侍候,不取分文。室內(nèi)安設桌凳,閱者任便就坐。
 
      1906年,河北省同盟會創(chuàng)始人陳幼云先生由日本東京回到保定,在北關外崇實中學堂(今前衛(wèi)路西側)任教,教授數(shù)學、物理等學科,并秘密發(fā)展同盟會會員。
 
      1906年,基督教保定長老會周元宗長老加入中國同盟會,負責接收由日本東京同盟會郵寄的傳播革命思想的書刊,并轉交駐保的同盟會負責人。
 
        1907年
 
      1907年3月4日,保定北洋馬醫(yī)學堂改名陸軍馬醫(yī)學堂。即日第二期開學。
 
       1907年4月8日,因在保定辦理北洋武備學堂成績昭著,馮國璋受到清廷嘉獎,被賞“三代正一品封典”。袁世凱在《保舉賞給馮國璋三代正一品封典訖》中說:“侄臣(袁世凱與馮國璋同生于1859年,這稱謂有點兒莫名其妙)行令副都統(tǒng)馮國璋督理北洋武備各學堂,受事之始,幾無從著手。該署副都統(tǒng)籌全局,時逾四載,功效彰明。如練官營、將弁學堂,成就不下千員。此次速成各學堂,成就又七百余人,而由堂遣赴東西各國留學人數(shù)尚不在內(nèi)。成材之眾,世所罕覯。”
 
       1907年5月16日,保定在大慈閣增辦宣講閱報所一處。
 
       1907年5月,通國速成武備學堂在保定東關外北洋速成武備學堂東側勘址動工興建。
 
       1907年6月初,保定天華牌樓德珍照相館老板劉序寶乃廉潔儉約之士,因見江皖災民“死亡相繼,不知何時得慶更生”,便生據(jù)力賑災之情。他將照相收入讓利四成給顧客,再拿出一成歸為義賑。劉老板此舉在省城被傳為佳話。
 
      1907年6月22日,保定宣講所為宣傳農(nóng)業(yè)新技術,在大慈閣演出農(nóng)事電影片,因人多擠壞桌椅,致使停映。
 
       1907年7月,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新生入學。浙江奉化學生蔣志清(即蔣介石)步行一個月從老家趕到保定入學,進入炮兵科(德文班)學習。這次招生,分配給浙江的招生名額為40名,浙江省武備學堂、弁目學堂等保薦學生占去26名。蔣介石是在通過奉化縣考試后,被推薦到省里再次參加考試,從1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才被錄取的。本月陸軍速成學堂某科學生夜不歸宿、某科學生不聽號令提前到飯?zhí)贸燥?,均被段祺瑞督辦查知。為此,特牌示學生:茲后不得再蹈故轍,違則即行懲辦,以儆效尤而肅堂規(guī)。本月,保定陸軍軍官學堂由保定西關遷至東關武備學堂址教學。
 
       1907年8月,保定崇實學堂經(jīng)理因創(chuàng)辦小學、中學、女學數(shù)所,致使經(jīng)費緊張,決定借浙江會館試演電影,用票款貼補辦學經(jīng)費。
 
       1907年11月27日午后,保定通國速成武備學堂督辦段祺瑞辦公地監(jiān)督室失火,一瞬間火焰熊熊,煙氣沖霄,幸經(jīng)眾人澆水撲滅,但房屋已毀。段祺瑞因失火之責,自認罰俸1個月,以示薄懲。
 
      1907年11月28日,保定育德中學稟準成立。該校由陳幼云聯(lián)合靳東閣、齊樹楷、王德涵、郭風華、陳升之、何德輝、王國光、郭風洲,王秉喆、石之梅、賈儒珍、楊萬榮、齊世銘等13人,借西關訥公祠公立高等小學堂之基,改拓而成。
 
      1907年,陳幼云等同盟會員在育德中學建立了同盟會河北省支部,培養(yǎng)青年先進知識分子。劉仙洲(后成為清華大學第一副校長)、王虎臣(辛亥革命烈士)及保定軍校的孫岳、何遂、商震等,均于此時入會。
 
       1907年,保定官刻印書局出版美國阿爾伯紹著、自治學社譯《伊比西河地方行政論》。
 
       1907年,保定第一樓書場建成,位于西大街馬號第一樓樓上,又名別有天茶園。經(jīng)營人之一名叫張(穎悟)有才。書場正廳有方桌長凳,容客百余人,另有散座若干。
 
      1907年,《北洋公牘類纂》載,在藩署(布政使署)西建法政學堂。
 
      1908年
 
      1908年2月14日(農(nóng)歷正月十三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學生童保喧與林子英、葉朋西、陳伯令、王醉青、林達生、蔣叔南等9人,在保定城內(nèi)的慶玨飯店,為即將赴日留學的蔣介石、項朋等浙江籍同窗設宴餞行。童保喧于席間吟誦七律一首:
 
四面劫塵喚夢回,少年世界少年為。
 
東島環(huán)湖春色早,中邦接陸日光回。
 
錢塘浪滿瀛洲近,遼渤帆圓蒼海來。
 
花開文明留意采,好扶祖國上競臺。
 
       此后不久,蔣介石、張群、楊杰、王柏齡、馬曉軍、馬登瀛、金同壽、林振雄等65名從速成學堂挑選的學生即赴日本東京振武士官學校留學。
 
       張群(1889—1990),四川華陽人。歷任湖北省政府主席、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軍事委員會參謀長、行政院院長、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長等職。
 
       楊杰(1889—1949),云南大理人。歷任國民革命軍第1集團軍總參謀長、陸??哲娍偹玖畈靠倕⒅\長、中央陸軍大學校長等職。1949年9月,在赴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途中被國民黨當局殺害。
 
      王柏齡(1889-1942),江蘇江都人。歷任黃埔軍校教育長,云南陸軍講武堂教育長,長江要塞司令,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授部主任,陸軍上將銜。
 
      1908年春,陳幼云作為主盟人,在西關張公祠(育德中學租用的教員宿舍)為新吸收為同盟會員的劉仙洲、賀季高等舉行入盟儀式,這是保定第一批參加同盟會的學生。
 
       當時,入盟人誓詞是:“入盟人當天發(fā)誓,志愿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矢忠矢信,有始有終,倘渝此盟,俾眾共棄。”宣誓后,入盟人、主盟人和介紹人還要在特定格式的文書上分別簽字。
 
      1908年7月,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畢業(yè),畢業(yè)學生800余人。該學堂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大部分學生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一些革命書報,如《警世鐘》、《國民必讀》、《猛回頭》、《太平天國戰(zhàn)史》、《浙江潮》、《新湖南》等書刊在不少學生中間秘密流傳。盡管校方常以“煽動革命”的罪名彈壓甚至開除學生(如商震等),但到畢業(yè)時,畢業(yè)生中同盟會員仍達72人之多。
 
       1908年8月2日,保定紳商、清末科狀元劉春霖呈遞“國會請愿書”,請求速開國會。
 
       1908年12月,保定北洋馬醫(yī)學堂頭班深造科學生畢業(yè)。本期畢業(yè)生36名,其中頭等生27名,中等生9名,無下等生。學生等級是根據(jù)學科成績總平均分確定的:20分為滿分,總平均分15分(含15分)以上的為頭等生;11分至15分為中等生;11分以下為下等生。
 
本期深造科學制兩年,所學課程有:內(nèi)科學、外科學、生理學、藥物學、衛(wèi)生學、病理病解寄生動物、傳染病論、細菌學、產(chǎn)科及胎生學、畜產(chǎn)學、眼科學、獸醫(yī)警察、內(nèi)科診斷實習、藥物口答、馬學實習、外科手術實習、外科診斷實習、蹄鐵蹄病實習、細菌組織實習、解剖實習、理化動植、東文(日文)、國文、馬術、體操,還有品行和考勤也列入了計分考核。
 
       1908年,直隸法政學堂(駐保)出版《大清刑律草案》。
 
       1908年,直隸省模范監(jiān)獄開始興建。獄址占掉了西大寺除最后一進院落外的所有院宇。
 
       1908年,直隸農(nóng)務局交農(nóng)業(yè)學堂(設在保定)主辦的《農(nóng)務官報》創(chuàng)刊,教務長賈立獻任主編。
 
       1908年,由保定商務總會資助,在楊公祠設立“宣講處”。宣講處是依照《奏定勸學所章程》有關條文而設立的,主要以宣講方式勸導民眾積極辦學、上學,同時也宣講普及一些科學文化知識。當時有主任講員2人,義務宣講員2人,聽講人數(shù)眾多。
 
       1908年,保定士紳樊榕籌集錢物維修保定大慈閣。
 
       大慈閣位于保定市區(qū)穿行樓北街北段。大慈閣原名大悲閣,因建在保定市內(nèi)最高點,且十分高大,故在保定八景中稱“市閣凌霄”。大慈閣原為元代汝南王張柔于1227—1232年所建,現(xiàn)存為清代乾隆年間因雷擊燒毀后重修之建筑。金元時期元好問在《順天府營建記》中對大慈閣有描述。大慈閣占地面積3440平方米,文物建筑面積800平方米?,F(xiàn)存主要建筑有山門、鐘樓、鼓樓、大慈閣、方丈院和閣后的關帝廟。山門坐北朝南,門前置石獅1對,門上嵌“真覺禪寺”橫額。山門內(nèi)檐及梁架上遺存有清嘉慶十六年(1811)繪制的龍錦枋心墨線小點金彩畫痕跡。穿過山門,鐘樓、鼓樓對峙,二樓高度、造型相同,通高10.09米,其建筑形式為重檐歇山式;施十字脊,分上下兩層。大慈閣通高25米,重檐歇山布瓦頂,底層面闊3間,進深3間,前后均施六抹格扇門。閣內(nèi),觀音菩薩像立于蓮瓣須彌座上。觀音像為木雕,高5.5米,42只手臂持各種法器。室內(nèi)東西兩側壁畫為十八羅漢像及經(jīng)變故事,為清末作品,已殘破。二、三層均面闊3間,進深1間,閣內(nèi)藻井、檁枋均繪旋子彩繪,四周做圍廊,倚欄鳥瞰,市井民宅歷歷在目。登上三層,憑窗極目,西部山區(qū)隱隱諸峰盡收眼底。前人贊美大慈閣的詩寫有:“遼海依依見,堯山隱隱橫”“通衢誰建凌虛閣,留與居人做偉觀”“燕市珠樓樹梢看,祇園金閣碧云端”等名句。大慈閣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始建時逢戰(zhàn)亂,更重要的用途為軍事瞭望,重檐三層的外觀,巧奪天工的檁、梁、柱及天花板,官式和地方手法相結合的旋子彩畫獨具藝術特色。
 
       此次維修工程請王靖忱督工,歷時3年而成,使大慈閣煥然一新。樊榕題敘事聯(lián)紀實:建此閣自元代何年名冠畿南上谷八景,保古跡亦我輩之賁時為光緒戊申重修。
 
      1908年,之前專職為保定天主堂進行內(nèi)部活動拍照的照相師谷敬臣在保定東大街開辦“福音照像館”。拍照使用玻璃濕片。濕片需自制,先用硝酸銀乳膠液涂于玻璃片上,然后晃勻、涼干,需四五天時間。這樣,照像者需要提前預約,5天后才能拍照。拍照時很講究技術,因照相機無快門,需用手遮擋鏡頭,曝光長短全靠經(jīng)驗,一般要數(shù)二十幾個數(shù)才能完成曝光。拍照時,因擔心被照人的腦袋移動,照片發(fā)虛,需要在脖子后邊用卡子把腦袋固定住。
 
      1908年,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教員王虎臣等,捐資設保定士紳會議廳,又稱議事會。
 
      1908年,由于新式學校興起,自隋唐開始的“書院”教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1908年,交通銀行保定辦事處在東大街設立,后遷西大街。
 
      1908年,吳宇良離開博野老家農(nóng)村,只身來到保定,在蓮花池寒綠軒跟一照相師傅學徒。三年學徒,一年幫師。
 
      1908年,攝影業(yè)攝影技術于清光緒年間傳入保定,谷敬臣專職為天主堂拍攝宗教活動照片。1908年,谷敬臣在東大街開設福音照像館。
 
      義春樓飯莊開業(yè)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主營白肉罩火燒,俗稱豬頭肉鍋。色味俱佳,好吃不膩,物美價廉,深受顧客歡迎。馮玉祥曾到義春樓就餐,當了將軍后,以義春樓白肉罩火燒招待將士。該店經(jīng)營熏肉、熏腸、泡淹肉、棋盤腸等肉。棋盤腸手摸是硬的,吃起來到口酥。該店向宮廷供應肉食,深受歡迎。清朝末帝溥義之堂兄溥儒(字新宇),為答謝義春樓,為其題“義春樓”匾額。
 
      1909年
 
      1909年7月,保定陸軍軍官學堂第一期學生畢業(yè)。本期畢業(yè)生120余名,已經(jīng)學堂督辦咨送陸軍部領取畢業(yè)證書并接受委派。
 
      1909年9月,奉陸軍部令,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停辦。設在西關的保定軍官學堂遷至速成學堂址繼續(xù)辦學。
 
      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共辦2期,培養(yǎng)學生1281名(其中包括選送留學生65名)。該學堂是當時面向全國招生的全國規(guī)模最大、設備最完善的軍事學堂,在中國軍事近代化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該學堂學生中后來成為將軍的有:特級上將蔣介石,上將蕭耀南、李景林、張鈁、陳樹藩(漢武將軍)、劉士毅(上將),還有張群、楊杰、王柏齡、馬曉軍、馬登瀛等,以及中將32人,少將94人。
 
      1909年9月,保定閱報處增至4處,分設在大慈閣、厚福營、貢院街、楊公祠。其中3處,前往閱報者絡繹不絕,只有大慈閣一處,前往者卻寥寥無幾。其原因系該處管報人(管役)制定規(guī)則與人不便,態(tài)度蠻橫野蠻,閱報者紛紛要求宜早整頓。
 
      1909年10月23日,俄國馬醫(yī)官巴錫氏由北京乘火車到達保定參觀北洋馬醫(yī)學堂。
 
      1909年10月25日,馮國璋被清廷任命為考試陸軍留學畢業(yè)生主考大臣。
 
      1909年10月27日,保定學生發(fā)起剪辯運動,斷發(fā)者達500余人,此舉影響極大,學界剪發(fā)辮竟成風潮。
 
      保定的斷發(fā)運動成功后,胡鄂公攜帶油印的《嘉定屠城記》、《揚州十日記》、《天討》等書籍去天津、北京與錢鐵如、邱壽林、覃丙清等會商在京、津學生中推行“斷發(fā)會”事。旬日間,京、津學生中剪發(fā)者亦各千余人。這次“斷發(fā)”運動意義重大,標志著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沖破封建主義的藩籬,公開向封建統(tǒng)治階級宣戰(zhàn)。
 
      1909年10月,保定軍官學堂第二期學生畢業(yè)考試結束后,遴選百余名學生,分赴北京及近畿等處實習測繪課程。
 
      1909年10月,保定直隸督查院署更換門前大旗桿。因旗桿碩大無比,先在城外造好,再運進城內(nèi)安裝。本該進南門,卻偏進東門。因街道狹窄,行進受阻,東街門面房和民居被拆除甚多,引得民怨沸騰,哭鬧之聲一片。東街某藥鋪掌柜向一官員行賄大洋60元,竟得其門面房免拆,更激起眾怒。
 
      1909年10月,教育家陳幼云逝世。
 
      陳幼云(1879—1909),原名陳兆雯,蠡縣潘營村人。早年考入保定直隸師范學堂,后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在日本參加孫中山組織的中國同盟會。他返鄉(xiāng)到保定,受聘于崇實中學,以教員身份秘密組建同盟會河北支部,在保定軍官學校、師范學堂和其他高等學堂中發(fā)展同盟會員。1907年夏,中國同盟會河北分會成立,公推陳幼云為會長。1907年底創(chuàng)辦保定育德中學,陳幼云為監(jiān)督(校長),時全校教職員均為同盟會員。
 
      1909年11月,保定陸軍軍官學堂第三期學生入學。
 
      1909年11月,保定在城隍廟、北白衣庵、九圣庵、將軍廟、楊公祠、皇華館、文昌宮、胡家井和南城根官立小學堂開辦9所簡易識字學塾。
 
      1909年,直隸高等審判廳、檢察廳衙署落成,兩廳機構正式設立辦公。兩廳的設立,開創(chuàng)了地方行政、司法權的分立,完成了中國從封建司法制度向近代司法制度的變革。
 
審判廳、檢察廳衙署相鄰,北為審判廳,南為檢察廳,兩個院落都較大,建筑布局也基本相同,系1907年直隸總督袁世凱奉諭在保定原武舉考試場所的演武廳和箭道的原址上開始建設的。直隸審判廳坐北朝南,沿南北中軸線對稱布局,有南樓、北樓和東、西配樓4座建筑,青磚臥壘,券窗券門,古樸典雅。各樓均為兩層,除北樓只有前出廊外,其余前后都設有走廊。4座樓相連圍天井構成院落。院落4角設有通道和木制樓梯。結構、裝飾加入了歐式建筑元素,屬于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1935年直隸審判廳改為河北省高等法院。新中國成立后,這里是新的河北省高等法院駐地。新中國第一反腐大案——劉青山、張子善案就在此審理。直隸審判廳舊址已成為全國現(xiàn)存唯一的清代地方審判機關舊址。2013年,直隸高等審判廳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09年,清苑知縣黃國碹于府城東南隅創(chuàng)建盲啞學堂一所,招收盲啞兒童各30名入學,分班教授。對盲生授以盲文,還教授風琴和音樂。對啞生用直觀法教之識字和發(fā)音,并授以繪畫、雕刻、照像、鐵木工等技藝。辦學經(jīng)費由省署撥付。
 
      1909年,奉詔留學日本東京政法大學的末科狀元劉春霖畢業(yè)回國。留學期間劉春霖結識了孫中山、廖仲愷,加入了同盟會?;貒?,劉春霖拒任清政府授予的官職,自愿出任直隸高等學堂監(jiān)督,即校長之職,回到保定。
 
      民國成立后,劉春霖于1914至1924年歷任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和曹錕等總統(tǒng)府內(nèi)史(相當秘書長)。1920、1921年曾兩次代表大總統(tǒng)徐世昌到山東曲阜,主持孔子大成節(jié)典禮,擔任主祭,名噪一時。后任直隸省教育廳廳長等職。因博學,不惜重金購書,多善本,藏書在萬冊以上,并曾在保定等地開設“直隸書局”數(shù)處。
 
      1910年
 
      1910年1月15日,保定東關外陸軍速成學堂第二期學員已畢業(yè)。經(jīng)督辦分別咨詢陸軍各鎮(zhèn)安排見習。即日,首批100余名畢業(yè)生赴京,馳往陸軍第一鎮(zhèn)見習。
 
      1910年2月19日,天主教保定中教區(qū)成立(后改為保定教區(qū))。
 
      1910年3月8日,保定陸軍小學堂與定興姚村陸軍小學堂合并。即日,保定陸小官佐教習率145名學生奔赴姚村肄業(yè)。
 
      1910年4月,保定商務總會改組,孫鳴皋(曾任大名府知府、中和號估衣莊股東)任總理;劉毓桐(交通銀行保定分行經(jīng)理)任協(xié)理。宣統(tǒng)三年(1911)由保定商務總會董事會公推于震宗為總理,程錫候(全生估衣店副理)為協(xié)理。
 
1910年6月22日,駐保定陸軍第2鎮(zhèn)8標第3營兵丁500人拔隊啟行,開赴易縣西陵駐扎。
 
      1910年7月,因倡辦者維持不力或經(jīng)費支絀等原因,保定厚福營睿智閱報社和貢院街益聞閱報社先后關閉。
 
      1910年7月,保定東關外陸軍經(jīng)理學堂改名陸軍軍需學堂。
 
      1910年11月2日,《北洋官報》改在保定出版。該報仍為隔日刊,每期8至10余頁。有:“宮文鈔”“奏章錄要”“析法摘要”“文牘錄要”“畿輔近事”“各國新聞”“各省新聞”等欄目。
 
      1910年11月,設在保定原校士館的直隸文學館被裁撤。
 
      1910年,本年,由李鴻章等修,黃彭年等纂《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北洋官報印刷局在城隍廟東側土地祠內(nèi)官刻印書局開印。
 
 
 清末西大街,前方為槐茂醬園